嬰兒和兒童的營養需要跟成年人有很大不同。因為他們的生長速度很快,但是食量很小,所以他們必須食用營養豐富的食物。多樣化是健康飲食的關鍵。研究顯示,嬰兒從6個月大開始就食用多種不同事物,他長大以后偏食的可能性比較小。
6個月以后隨著嬰兒的長大,嬰兒體重增加,對能量及各種營養素的需求增加,但母乳分泌量不能隨之增加,所以單靠乳類已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的營養需要。6個月后嬰兒體內鐵的儲備也已大部分被利用,而乳類本身缺乏鐵質,需要及時從食物中補充,否則,嬰兒易發生營養不良性貧血。因此,在繼續用母乳的同時,逐步添加輔助食品是十分必要的。添加時間應符合嬰兒生理特點,過早添加不適合消化的輔食,會造成嬰兒的消化功能紊亂,輔食添加過晚,會使嬰兒營養缺乏。同時不利于培養嬰兒吃固體食物的能力。添加的品種由一種到多種,先試一種輔食,過3天至1星期后,如嬰兒沒有消化不良或過敏反應再添加第二種輔食品。添加的數量由少量到多量,待嬰兒對一種食品耐受后逐漸加量,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亂。食物的制作應精細、從流質開始,逐步過渡到半流,再逐步到固體食物,讓嬰兒有個適應過程。此外輔食添加的時間,最好在吃奶以前,在嬰兒饑餓時容易接受新的食物。天氣過熱和嬰兒身體不適時應暫緩添加新輔食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亂。還應注意食品的衛生,以免發生腹瀉。
最先添加的輔食應是蛋黃,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主要來自母體。足月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是很有限的,而早產兒和多胎兒從母體得到的鐵質就更少了。胎齡越小、胎數越多,體內的鐵含量就越少。
添加蛋黃的方法如下:將雞蛋煮熟、剝殼,取出蛋黃,研磨成粉。開始時每天喂一只蛋黃的1/8,以后逐漸增加到1/4、1/2,直至整個蛋黃。蛋黃粉可用開水調和,在兩次喂奶中間給寶寶吃,也可直接調入米粉。
添加米粉的方法如下:臨睡前不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奶比米粉更耐餓,因為奶里的營養物質要遠勝于米粉。睡前應給寶寶喂飽奶。
正確的添加輔食的方法應該是,初次添加建議在上午,即使吃了有什么不適應的話,下午還能去看醫生。6個月時每日添加一頓輔食就夠了。7個月后,可以在傍晚6點左右(即6點多,一般晚飯的時間)再加一頓米粉或粥,到十點仍是一大瓶奶,這樣寶寶就很飽了,夜里可以好好睡了。米粉就當作一頓主食,喂晚米粉后也是隔3~4小時再喂奶。第一次可以調得稀一點,放在奶瓶里讓他吸,逐步加稠,兩個星期后一定要過渡到用勺喂,而不能再用奶瓶了。
隨著孩子腸胃功能的健全,在添加米粉的同時,還可增加雞、鴨、豬等的動物血以及瘦肉糜、魚泥、豬肝泥、雞肝泥等含鐵豐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可直接調入米粉。
輔食添加要點:從單一到多樣,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軟到稍硬。